恩施州检察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报告会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专题交流研讨会于2月3日上午召开。宣恩县检察院全体干警参加了视频会议。
会上,我院青年干警赵唯君以《用“三重”思维逻辑走好宣恩检察工作现代化之路》为题作交流发言。
1 用“大局思维” 找准宣恩检察工作现代化的新定位
检察工作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将“大局思维”视作检察工作现代化的“北斗系统”,主动融入大局、能动服务大局,才能紧跟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彰显检察价值。
去年以来,宣恩县检察院通过落实刑事侦查监督、“河湖(林)长+检察长”等协作机制,积极打击环境资源犯罪、立办环资领域公益诉讼案件,主动担负起了服务县域发展大局的检察责任。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公益诉讼工作的检察干警,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通过开展“保仙山·护贡水”专项活动,秉持以“我管”促“都管”的大局思维,办理了贡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保护案,该案的经验做法被最高检微信公众号采用。这种融入式办案方式取得的良好效果,让我充分认识到了大局思维对于推进宣恩检察工作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融入式履职的工作方式,主动适应发展要求,积极对接司法需求,立足职能选准抓手,做好流域安全、治山理水的检察文章,积极推动“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成势见效,为宣恩争当山区县高质量发展标杆当好参谋助手,是推进宣恩检察工作现代化的重要担当。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秉持大局思维,积极履行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历史使命,以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现代化推进宣恩检察工作的现代化。
2 用“民生思维” 擘画宣恩检察工作现代化的新蓝图
全国检察长会议明确指出,人民性是检察工作的根本属性,是检察工作必须保有、做优做实的“底色”。
去年以来,宣恩县检察院通过持续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守护燃气安全,依法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等专项活动,办理了一批有社会实效、有群众认同感的民生案件。具体到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中,当好公益代表、保障民生是我们工作的“本色”。2022年,我所在公益诉讼办案组,以做优做实人民至上为办案导向,通过落实省院部署的燃气安全专项行动,办理了某农贸市场燃气安全案,守护了当地1000余家商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该案入选湖北省公益诉讼保障燃气安全典型案例。
始终胸怀“如我在诉”“情同此心”的民生思维,不断践行初心使命办好民生案,让人民群众更有“安全感”,让未成年人更有“温暖感”,让弱势群体更有“尊严感”,是推进宣恩检察工作现代化的根本追求。在今后的公益诉讼办案中,我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工作要求,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办理更多更实更好的公益诉讼案件,切实让宣恩检察工作现代化的人民性体现得更充分、更完美。
3 用“创新思维” 探寻宣恩检察工作现代化的新路径
奋楫者先,创新者强。检察日报评论员文章指出,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守正创新是题中应有之义。
守正创新,需要我们在法律的框架内打破桎梏,创新思维、创新形式。去年以来,宣恩县检察院通过实施“五强五推”培优工程,举办“贡水检察论坛”,不断激发干警创新思维,鼓励创新工作形式。通过创新我院的典型案例、新闻宣传都相继获得了“国字号”荣誉,为宣恩检察工作的现代化探寻了一些新路径。具体到我所从事的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其本身就是“中国司法制度一大创举”。近年来,结合宣恩县域实际,我院公益诉讼工作以“两山”“两水”“两坝”“两文化”“两治理”的创新办案思维为引领,办理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案件。比如,我们在办理某网络食品餐饮安全案中,通过借力“外脑”,邀请专家型人民监督员全程参与和监督案件办理的形式,将该案办成了最高检典型案例。
以现代化科技为支撑,牢牢把握数字检察战略这把“金钥匙”,是推进宣恩检察工作现代化的致胜法宝。在今后公益诉讼工作的全过程中,我将持续贯穿创新思维,通过探索办理具有“样本意义”的典型案例,为宣恩检察工作的现代化探寻“新路径”、发现“新大陆”。
宣恩县检察院集中开展了为期六天的春季队伍整训活动。活动中,该院深入学习领会王宏检察长在全州检察机关春季队伍整训活动动员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及要求,切实以贯彻落实《2023年度全州检察机关春季队伍整训活动实施方案》为抓手,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到检察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召开党组会、党小组会、青年干警交流会和部门会,通过“学文件”、“谈体会”、“上党课”、“述履职”、“查不足”和“改作风”等环节,努力查摆整改自身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提高全院干警凝聚力和执行力,为2023年各项检察工作高点起步、良好开局打下了坚实基础。